超临界鲜竹沥工艺研发开新河

近来,卓尔实验室成功完成了对鲜竹沥的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研发,从而一举改变了国内千百年只沿用古老方法提取鲜竹沥的生产现状。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应用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竹子就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食竹笋,编竹器,修筑竹楼,做竹床、竹椅、乐器,加工凉席、竹筷,织菜篮等,而枯落的竹叶,晒干了可用来做柴火,竹根可做成美观雅致的竹雕,竹子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古籍《记岭南行》中讲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除此之外,竹子还有一种最神奇的用途,就是能够入药。鲜竹沥,俗称竹油,就是将竹竿劈开,经火炙,收集两端滴出的竹汁。《本草纲目》记载:“竹沥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长期以来,人们就将竹子烤后流出的竹油治疗清热退烧、化痰通窍。若小孩发烧咳嗽,用鲜竹沥最佳,因为没有异味也不苦,且不属于化学药品,无副作用,小孩愿意接受,父母也放心。此外,鲜竹沥针对老年痴呆症状的治疗作用也很神奇,颇得患者青睐。

可人们在提取鲜竹沥上却一直采取用火烤出竹油的这一比较原始的方法,徘徊不前。如今,众多厂家依旧按照古老的方法,加工鲜竹沥,导致生产环境恶劣,提取率和产量都很低。同时,这些厂家通过高温烤灼竹子获取鲜竹沥的弊端还包括:在高温过后,鲜竹沥中很多热敏性的东西都会失活,让药效大打折扣。

卓尔实验室打破常规 ,采取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中低温条件下萃取鲜竹沥,有效地把竹油里的有药效的生物活性部分完整地保留下来,不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药效极佳。超临界萃取鲜竹沥的工艺还克服了原始方法里烤竹油时,传热慢、受热不均的弊端,可以全方位、完整地渗透到毛竹原料的毛孔微缝中,然后把这些部位里面的油尽可能提取出来,使提取率达到更大值。

从已公开资料中获悉,目前在国内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鲜竹沥还没有过,因此在此方面卓尔实验室算是开了先河。

“鲜竹沥的超临界萃取技术研发”项目是卓尔实验室自2018年来启动的“中国竹产业深加工综合利用超临界技术应用创新研发项目”中众多技术攻关课题之一。随着该项目各项研发任务的完成,卓尔实验室在竹产品深加工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已逐步形成了一个从中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产品全面覆盖的完整的高端技术体系。随着这些技术成果在中国各个竹乡的落地和推广,相信一定能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更快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